巴菲特-良机,在频频换手中错失

时间:2022-03-15 16:26:15    阅读:1657

巴菲特-良机,在频频换手中错失

 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如果你总是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良机,在频频换手中错失

  频繁地更换股票是导致投资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少年巴菲特曾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下三只城市建设公司的优先股,他的姐姐也以同样的价格买了三股。不久之后,股价下跌至27美元。后来当股价回升至40美元时,巴菲特把自己和姐姐手中的股票一起抛掉了。扣除佣金之后,他从中获利5美元。可是这只优先股很快从每股40美元一路飙升至每股200美元,这令巴菲特心痛不已,他失去了一个更好的利润收入机会。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投资者也会出现青年巴菲特的这种现象。由于投资者对市场寄予了过多的关注,对市场的变化常常反应过度,结果常常是一听到风吹草动,便迫不急待地做出决定--不是急着买进,就是急着卖出。事实上,人们对股市的跌涨并非没有思想准备,问题在于:到底有多少人能做到眼看着自己资金在天缩水而保持镇定自若?巴菲特认为,成功投资者必备的一种素质就是从资金到心理上,都能为市场不可避免的波动作好准备。不仅要从理智上接受市场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同时保持镇定与独立的判断能力,就能避免面对不良情况而无所适从的局面。事实上,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你就不必理会市场的任何变化,并保持应有的从容态度。正如格雷厄姆所言:"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极少被迫出售其股票,而且他们拥有在任何时候都能对当时的市场情况置之不理的心态。"

  一个理智投资者的标签是,他对市场的任何变化都能做到处变不惊。如果投资者面对市场毫无理由的下跌,总是感到惊慌失措甚至弃股而逃;或者你还没有行动,但却不时感到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就要变成穷光蛋了。这种脆弱的心理会让你原本拥有的优势变成劣势。结果,你变成了时刻关注别人的行动与看法,总是担心错过什么的人,这种提心吊胆的心态对投资者来说是极大的克星。投资者不仅不能从投资中获得巨大的利润,甚至连你的本金也会在你的担惊受怕中损失得一干二净。

  股市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大多数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方法都是愚蠢的。他们常常看上一大堆数据,然后从中找出那些看上去似乎不错的股票,或者根据所谓的"经济大环境"来选择购买的时机。事实上,就连那些专业的经纪人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来选股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听从于对经济景气指数的报告,在他们的投资报告中,常常会出现诸如这样的话:"经济形势良好,因此应该购买股票。"这种说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可事实上却行不通。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进行干扰,就连最为权威的机构也不敢声称自己的预报就是准确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而你希望的收益也将一次次化为泡影。这可能就是所有投资者最容易违犯、也最难以改正的一个缺点。所以,将自己的输赢寄托在分析师身上而没有了自己的判断,是非常不可取的。

  与那些对市场信息过度敏感的人有所不同的是,有些投资者一旦选择了股票,便放心地长期持有,他们并不过度关注股价每天的变化,从而也就免于遭受由于别人的判断失误所带来的痛苦。

  人们的从众心理在投资领域常常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才会不时出现投资者争相购买或争相抛售某只股票的情形。

  因此,巴菲特告诫投资者,不要因为发生了的错误判断而落荒而逃,无论何时都不要失掉自己清醒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要保证自己不受他人情绪的影响。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你只需要抓住最根本的,即保持对企业的清醒客观的认识就行了。至于其他来自市场及他人的行为与情绪,你可以统统忽略。"你不可能靠着市场的风向标致富。你要记住,不要试图弄清市场在做什么,你只需弄清你要理解的行业,并全神贯注就够了。"

  巴菲特认为,频繁的交易对投资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养肥了证券商而已。他说:"如果你认为你可以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你合伙做生意,但我却希望成为你的股票经纪人。"(: )


  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大的收益并不是在频频换手中得来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股票的买进卖出的时机。对此,费雪认为,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更佳时机是在某个前景看好、具有投资价值的新企业刚开始启动时购买。一般来说,企业的新产品刚刚开始上市时,需要有一个打开销路的困难时期。此时,大多数投资者对其信心不足,这家企业还不会成为大家追捧的目标,就可以大胆下手。其次,对具有前途的企业项目进行投资。对那些具有前途的企业,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产品的销量也会增大,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公司的利润。所以,在其股票价值上涨到真正反映出这种前景之前,你都有购买的机会。

  除了买进时机外,就是如何把握股票的卖出时机。费雪认为:当买进股票时各方面都运行良好的话,那么就决不卖出这只股票。投资者应当长期持股,除非形势发生变化。如果企业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下列一些情况时,那么投资者更好的选择就是卖出股票。

  (1)你发现自己当初选择股票时对这家企业所作的评价是错误的。

  (2)公司的管理方法发生了变化。

  这家公司可能变得过于庞大,以至于它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甚至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3)适合卖出股票的时机可能也存在,但这种情形通常会令你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所以这种情况不应当经常出现,除非你有的把握。即你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就是说,除非你发现有另外一只股票能够让你稳稳当当地实现20%的年收益,而为了有资金去拥有这只股票,你不得不将手中另一只虽然也在成长,但速度较慢的股票卖掉。"

  不过,费雪认为,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你对自己发现的这只新股票很可能认识不够。其实,许多投资者都有为了另一只看上去可能更有潜力的股票而将手中现有的股票套现的经历,这样做的后果十有八九让你不能如愿得到更好的回报。所以,费雪不得不指出,这种情形虽然不失为一种卖出股票的时机,但一定要谨慎从事。此外,他也力劝投资者不要抛弃那些多年来逐渐熟悉的东西,理由是频频换手会使股票利润远远低于长期持有的收益。

  巴菲特认为,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交易的次数少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就会少。短期持有频繁买进卖出,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累积起来将在投资总额中占较大的比重,相应会减少投资收益。投资者交易次数越多,他所需要支付的佣金也就越多。如果投资者想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他每笔投资的收益都应当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几个百分点,以弥补交易成本。比如,如果你想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8%,而预期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同时,由于每笔投资的佣金和交易费用平均占交易金额的2%以上。那么,你每笔投资收益率一定要高于12%才能实现预期收益率。

  专家查尔斯·埃里斯的研究证明了股市中的一个规律:交易次数越频繁,投资收益越少。"资金周转率超过200%的投资者,除非其每笔交易都高出市场平均收益率几个百分点以上,否则他不可能达到股市平均收益水平。"

  另一位专家特伦斯·鲍伯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频繁交易将导致投资收益率水平降低。他分析10年内的8万个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8.7%,稍稍高出市场18.1%的平均收益率水平。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为16.6%,比市场平均水平低2.5%。他还对每年每个家庭不同投资组合周转率下的净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收益率将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最频繁的家庭,年净收益只有10.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平均收益率则高达19.5%。如果以复利计算,经过10年后,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差别。特伦斯·鲍伯的研究结论是:投资组合并不能解释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只有交易成本和交易频率能够合理解释这些家庭投资收益率水平差异很大的原因。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3年的年报中详细讨论了股票频繁交易带来的巨额交易成本以及股东财富的惊人损失。

  "股票市场的讽刺之一是强调交易的活跃性。使用'交易性'和'流动性'这种名词的经纪商对那些成交量很大的公司赞不绝口。但是,投资者必须明白,对在赌桌旁负责兑付筹码的人来说是好的事情,对客户来说未必是好事。一个过度活跃的股票市场其实是企业的窃贼。

  "例如,请你考虑一家净资产收益率是12%的公司。假定其股票换手率每年高达100%,每次买入和卖出的手续费为1%(对于低价位公司来说手续费要高得多),以账面价值买卖一次股票,那么我们所假设的这家公司股东们总体上要支付公司当年资产净值的2%作为股票交易的成本。这种股票交易活动对企业的盈利毫无意义,而且对股东来说意味着公司盈利的1/6通过交易的'摩擦'成本消耗掉了。

  "所有这些交易形成了一场代价相当昂贵的听音乐抢椅子游戏。如果一家政府机构要对公司或者投资者的盈利征收16.66%的新增税收,你能想象这会导致公司和投资者疯狂的痛苦反应吗?通过市场过度活跃的交易行为,投资者付出的交易成本相当于他们自己对自己征收了这种重税。

  "市场日成交量达到1亿股的(如果把场外交易也算在内,那么这种成交量在今天已经是非常低了)交易日对股东来说不是福音而是诅咒,因为这意味着,相对于日成交量5 000万股的交易日,股东们为变换坐椅要支付两倍的手续费。如果日成交量1亿股的状况持续1年,而且每次买进卖出的平均成本是每股15美分,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坐椅变换税总计约75亿美元,大致相当于财富500强中更大的4家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1982年的利润总和。"


  在中国,许多投资者卖出股票的原因,只是因为它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不少。对于那些因为抱着投机心理购买股票的人来讲,这可能不失为其卖出股票的更好理由。不过,对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讲,如果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话,他就不会单单因为股价上涨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将股票抛弃,因为真正的大公司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其股票也会随之上扬。只要企业的发展势头是朝着好的方向,你就没有理由将它的股票卖出。

  另外,许多投资者在市场出现正常的波动时便迫不及待地卖出股票以求获利,等到股价跌至更低的时候再重新买入。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来当然非常合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错过股票反弹的更好时机,再加上投资者必须支付更多的所得税费,以至于整个的交易成本都会有所增加,所以你不一定能从自己的劳动中有所获利。费雪认为,如果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从一开始就对企业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合理的展望,便大可不必为了获得那一点点的波动差价而如此费心了。例如,如果投资者认为一家企业的股价会在10年内翻三到四倍,便不必为它近日上涨了或是下跌了40%而卖掉股票,投资者应当坚信市场的波动是正常反映,有所坚守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利润。


关键词: